读史使人明智,欢迎您访问爱历史网(ilishi.com.cn)
尽管在三国时期,东吴就已经在努力开发江南地区,但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依旧在北方。等到西晋灭亡,东晋建立之后,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尽管东晋利用自己的科技优势大量开发江南地区,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等到刘宋建立之后,虽然刘裕成功夺得黄......[查看全文]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文明古国,有着无数独有的传统文化。其中姓氏便是最为古老同时又和所有人都息息相关的一种。姓氏的起源是基于“天道”对祖先和图腾所产生的崇拜,后来才逐渐演化成为了一个家族传承的标志。今天要说的便是中国流传最为古老的上古八大姓,已经延传了5000年,看看你的姓氏在此列吗?1、姬姓姬姓,可以说是......
学术界普遍肯定的黄帝传说正是以传自远古的史实为核心的古史传说。我们认为,黄帝传说在我国古史传说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意义。首先,从内容来看,我国古史传说大致可分为祖先和氏族的起源、远古人类的社会生活风貌、氏族部落间......
夏朝有关夏朝国家政权的资料甚少,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有限的资料中,去读取关于夏朝的一些重要信息,比如夏朝的政权机构是怎样的,这对我们研究政治历史发展有很大帮助。国王是夏朝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其下属的军队、官吏和监狱等,是维系国家政权的支柱。夏朝军队的组织形式,在启讨伐有扈氏时,于甘地誓师所作的誓词中,可略见端倪......
帝乙,姓子名羡,中国商朝第30代国王,夏商周断代工程把他的在位时期定为前1101年—前1076年。在位26年,死后由其子辛(即大名鼎鼎的纣王)继位。帝乙在位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帝乙在位末年,迁都于沫(即朝歌,今河南省淇县)。 又被后人......
夏代时,历法已有很大的进步,相传中国最早的历法便是出于夏代的《夏小正》,是通过观察授时的方法进行编制的自然历。到了商代,大规模的祭祀和占卜,要求准确的祭祀时间和祭祀周期,加之农业生产的进步,气候对农业、畜牧业以及田猎等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商......
政治中央制度按照周制,大国诸侯有时还可以兼任王室的官吏,如周初卫康叔为周司寇,西周末期郑桓公为周司徒,都是其例。诸侯在其封国内设置的官制,大略与王室相等,还有军队各自成为一方之主。周天子对诸侯拥有较大的权威,诸侯还能听命纳贡。《左传》昭公十三年说:“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除贡纳外,还需朝觐述职,出......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行分封制,周王为“天下共主”。周人以姬为氏,周人嗣其姓”,语言为上古汉语,文字上仍采用古汉字,在民间记事仍以龟骨和牛骨刻字记事为主。 周宣王在位的时候,国家一度富强,这就是周朝历史上有名的宣王中兴。可惜宣王一死,他的儿子幽王继位,幽王,......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勃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一说为齐国卢邑(今山东长清)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少时学......
晋国官员 晋国在文公以前的官职有司徒、司空、司马、太师、太傅。司徒在西周时为执政,后为因晋厘侯名为司徒,为避讳便被废置。司空为掌管军法的官员,司空则主要管理军营和后勤。文公以后,晋国实行的是军政合一的制度,文公时设卿,卿又称将军,他既是文职,也是三军的长官。六卿也称六正或六将军,其中中军长官为众卿之长,称为正卿、中军将或者元帅。 卿之下......
秦国(前770年—前207年),是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始祖秦非子是商纣王手下名将飞廉(蜚廉)之子恶来之后。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周孝王六年(前905年),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
楚国(?-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一说即前1042年-1021年),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据最新出土的《清华简·楚居》记载,楚人立国之初,在鄀国盗牛祭祀一事,说明建国之初的贫弱状况......
章邯是谁?章邯是秦朝的最后一员大将。在秦末那段紧张时期,也就是秦二世元年,奉命率骊山刑徒及奴产子迎击陈胜起义军周文部,屡战屡胜,使得秦廷能够苟延残喘下来。接着又陆续攻灭义军田臧等部于荥阳直逼陈,迫陈胜遁走。后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魏咎、田儋、项梁......
秦始皇嬴政有多少子女及他死后这些子女的下落又会是怎样?几千年来,一直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史书上记载的只有长子扶苏,少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将闾四人。也有史书说秦始皇有12个儿子,还有10个女子被杀的记载,这样看来,秦始皇至少有二三十位子女。据专......
汉武盛世是在文景之治后汉武帝开创的时代,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大力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开启了中国文明富强的序幕,为后世留下深远影响。汉武盛世体现在哪里政治方面人才辈出西元前141年,16岁的汉景帝子刘彻即位,是为汉武帝。汉武帝在位54年,将中国历史带领到新的阶段。按照班固在《汉书?武帝纪》赞语中的说法,汉武帝“畴咨海......
浑天仪汉朝出版的各类著作相当繁多,发明改进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张衡改进浑天仪便是其中一例。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而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浑天仪发明者是阆中人落下闳,后又被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所改进。中国天文学发展的历史是悠久的。到汉代已有盖天、宣夜和浑天等学派。宣夜......
关羽(160—220),字云长,并州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三国时代著名将领。在其去世后,其形象逐渐被后人神化,被尊称为“关公”,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奉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关羽19岁时,从下冯村来到解州城,想求见郡守,陈述自己......
当法正的迎接队伍满载财物开到荆州的时候,庞统等人都乐得心里开花,送上门来的不要白不要,要了不白要,纷纷劝说刘备大干特干。庞统为刘备分析形势:自从曹操南征刘表,荆州就残破不全,曹、刘、孙三方势力盘根错节,很难有大的作为。益州不一样,相对来说国......
提起三国的历史,诸葛亮是一个无法避开的人物,因为《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让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他在刘备的手下主张联吴抗曹,为蜀汉实现天下三分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刘备去世,他又平定南中,六出祁山出师北伐,一首《出师表》更是记录了他对蜀汉......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时期的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乱世时期,在此时期中国家处于严重的分裂状态,中央的权力处于真空,中下层的权力成为当时的领导核心。尤其是在东晋时期,社会上的中下层势力直接架空了皇室,一跃成为社会上层,但是东晋虽然是如......
西晋孝怀皇帝司马炽(284-313年),字丰度,西晋王朝的第三代皇帝,公元307-311年在位。为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毒死惠帝后,司马炽被扶植为帝,改年号为“永嘉”。在此期间,五胡开始建立独立的......
导读:贾南风长得又黑又矮又丑,心理还是个变态。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虽然傻,选个温柔美女做儿媳还是不成问题的,司马炎为什么同意选她呢?贾充和皇室关系密切 贾南风能成功上位,有内外两股力量的支持,外部力量就是贾南风的父亲贾充。贾充是司马氏一条极度......
中国大运河,这个名字,仔细划分,下面有两个系统:一个叫京杭大运河,另一个叫隋唐大运河。它们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运河,时间不同,地理不同,总之,虽然都叫大运河,但基本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系统。迄今为止,许多人都弄不懂,一提中国大运河,就以为是京杭大运河,根本不知道还有一个什么隋唐大运河。 这就需要细细地剖析和介绍了。隋炀帝是个了不起的帝王......
为政举措编辑政治以及为什么要迁都洛阳下面我们就来看下到底是为什么! 东都洛阳平面图隋炀帝初继位,便决定迁都洛阳。《隋书卷三十 志第二十五 地理中》:河南郡旧置洛州。大业元年移都,改曰豫州。《元和郡县志》:“隋仁寿四年,迁都”,《隋书-宇文......
晚唐诗人李商隐对唐朝的文学贡献颇丰。李商隐生平经历怎么样?晚唐时期的李商隐结局怎么样?李商隐是怎么死的?李商隐历史评价怎么样?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
转运使,官名。中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有水陆转运使、诸道转运使、盐铁转运使等。辽南面官亦设有都转运使和转运使。 北宋前期转运使职掌扩大实际上已成为一路之最高行政长官,掌管一路的财赋、监察,简称为“漕”,有诸路转运使、......
尽管在三国时期,东吴就已经在努力开发江南地区,但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依旧在北方。等到西晋灭亡,东晋建立之后,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尽管东晋利用自己的科技优势大量开发江南地区,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等到刘宋建立之后,虽然刘裕成功夺得黄......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891年~979年)的合称。1、五代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2、十国 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
宋代州政丛杂,军政、民政、财政、刑狱、上下文移、赈恤灾伤、布宣教化、察举官员,无所不与,“以一守令之身而下兼众曹之事,非材闳力钜,谁与共此凛凛哉。”特别是刑狱繁多、财税任务重的州郡,知州、通判不能事必躬亲,必须借助属官才能有所作为。(一)幕......
赵光义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在其兄弟中,除去早夭者,他排行居中,比太祖小12岁,比秦王赵廷美大8岁。按照封建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赵光义根本是与大宋皇位无缘的,但最后却是他继承了他哥哥的遗产。那么赵光义是怎样当上皇帝的呢......
我们知道,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朝代。元朝到底算不算中国正统朝代,近代中国人颇多争论。但在明朝,上到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承认元朝是中国的正统朝代。这里有一个故事,说朱元璋的头号大将徐达奉命北伐,在快打到北京的时候,却故意的放跑了元朝的末代皇帝......
公元1368年,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的元朝被朱元璋干翻了,但是他们的末代皇帝元顺帝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着为数不多的军队和王族退回了蒙古高原,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要知道当年的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可都是被灭国了。不过话虽如......
完颜阿骨打的介绍 完颜阿骨打(1068年8月1日—1123年9月19日),汉名完颜旻,虎水(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人。金朝开国皇帝,父为金世祖完颜劾里钵,母为翼简皇后拿懒氏。 天庆四年(1114年),起兵反抗辽朝,收国元年(1115年)......
辽朝(916~1125年)是中国五代十国和宋朝时期,契丹族建立的政权,辽朝原名契丹,后改称“辽”。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918年定都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936年南下中原,攻灭五代......
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120年。1115年,金太祖完颜旻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建元“收国”。金朝初期全面采用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同时奉行两套体制,但自熙......
金国军制的核心是兵民合一的“猛安谋克”制度。猛安谋克作为军事编制单位,其人数实际上多少不定。金国建立的前一年(1114),金太祖始定制以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金初,女真统治者曾一度把收降的契丹、渤海和汉人置为猛安、谋克。金军大......
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唐朝中和元年(公元881年),拓跋思恭占据夏州(今陕北地区的横山县),封定难节度使、夏国公,世代割据相袭,1038年,李元昊建国时便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西夏属于番汉联合政治,以党项族为主导,汉族与其他族群为辅,制度......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族人在西北地区建立的一个政权,自称邦泥定国、白高大夏、国西朝。 宋朝人称之为西夏,共历经十位皇帝,国祚为189年。西夏是一个古老神秘的国家,在北宋建立......
元朝灭亡之后,明朝其实也想过恢复元朝的全部疆域。但遗憾的是,后来因为明朝先后发生了靖难之役,以及后面的土木堡事变,直接让明朝错失了这个机会。说到底,明朝没能完成这个宏伟目标,全都怪老朱的子孙后代,太不给力了。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随着朱元璋在南京正式登基称帝,明朝正式开国。在明朝开国的同时,朱元璋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出乎意料的决定。朱......
靖难之役是朱棣夺取皇位的一场政变,是明朝历史上第一场皇帝和藩王之间的内战,主要是因为建文削藩引起的。靖难之役对明朝历史有着深远影响,被评为影响明朝历史走向的“三大案”之一。靖难之役发生的原因建文帝削藩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因生性“颖慧好学,性至孝”,而深得......
顺治为什么指定鳌拜为四大辅政大臣?鳌拜在康熙年幼时,杀死同位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把持朝政,是个权臣,恶人的形象。那么顺治当初为什么要指定鳌拜为辅政大臣呢?顺治指定鳌拜四大辅政大臣原因 鳌拜的战功 鳌拜在满清打天下时期立下过汗马功劳,军功赫赫......
战争爆发1894年7月期间,日本发动战争的阴谋愈发明显,中国国内舆论和清军驻朝将领纷纷请求清廷增兵备战,朝廷形成了以光绪帝载湉、户部尚书翁同龢为首的主战派,然而慈禧太后并不愿意其六十大寿为战争干扰,李鸿章为保存自己嫡系的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实力......
中日的淞沪大会战规模空前,改变了中日决战的事前安排以及事后的战争发展方向。当时蒋介石决定将主力东调,寻求上海决战的策略是否适当,引起了诸多争论。总体评价就大战略而言,因内战刚结束不久,中国国民经济正逐渐恢复(193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战......
现在的人非常羡慕民国时期,认为民国时期的人追求学术自由,周围学术环境宽松,大师辈出。还有更多的人对比现在,发出了大学已死的呼喊。那么你知道民国初年北平四大名校是那几个吗?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北京大学 戊戌变法时,北京设立了京师大学堂,1......
上甘岭战役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战役。 战役背景 1952年10月初,种种迹象表明,共产党军队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掌握了地面作战的主动权,驻韩国的联合国军司令詹姆斯·奥尔......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一、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发生过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关系的争论,其要害问题是两个革命的衔接,即民主革命之后紧接着是社会主义革命,还是建立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如果两者都不是,那么,民主革命的结果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社会?党内还有人说,抗日战争的胜利将引导中国到非资本主义的前途,但非资......